研促會副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曲久輝榮獲諾貝爾可持續發展獎水資源領域杰出研發獎
發表時間:2024-10-18
來源:中國環境
近日,諾貝爾可持續發展信托基金宣布了今年諾貝爾可持續發展獎的三位獲獎者,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副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前主任、清華大學特聘教授曲久輝今年贏得了諾貝爾可持續發展獎水資源領域杰出研發獎。

根據獎項官網介紹,曲久輝院士開發了一套全面的“從源頭到水龍頭”技術體系,確保城鄉飲用水安全,同時解決水風險識別和管理問題。這包括在開發低成本地下水中砷和氟化物去除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他的創新凈化技術可以對中國和全球超過 2 億人產生積極影響。
曲久輝院士還領導中國水利科技創新計劃 20 多年,為中國生態和環境修復做出了重大貢獻,例如長江流域或白洋淀濕地。他還與行業合作伙伴一起參與大型基礎設施項目,并領導在江蘇省宜興開發了中國第一家廢水資源工廠。
作為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的顧問,曲久輝院士在建立動態合作框架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以促進中國與斯里蘭卡和尼泊爾等其他發展中國家之間共享和采用水處理技術。
據悉,另外兩位獲獎者分別為非營利性組織全球足跡網絡(Global Footprint Network)主席Mathis Wackernagel博士,榮獲了2024諾貝爾可持續發展獎中的實施領導力獎;奧胡斯大學丹麥可持續農業未來趨勢景觀研究中心主任Klaus Butterbach-Bahl教授,贏得了諾貝爾可持續發展獎農業領域的杰出研發獎。
諾貝爾可持續發展獎介紹:
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簡稱SDGs)是在2015年9月25日的聯合國峰會上由全球領導人通過的一套共同目標。該目標旨在開發一套能滿足當代人需求的同時,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的發展模式。這些目標共有17項,包括消除極端貧困、減少不平等、改善健康和教育、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等,旨在確保全球所有人都能享有和平與繁榮。自可持續發展目標被提出以來,各個領域都在積極落實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這包括但不限于金融、教育、農業和制造業等方面。
2023年11月9日,諾貝爾可持續發展信托基金(Nobel Sustainability Trust)聯合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高等研究院(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在德國慕尼黑聯合頒發了首屆諾貝爾可持續發展獎。
每年,諾貝爾可持續發展獎都會遴選出不同領域的杰出個人、組織或公司,以表彰他們為現在和未來的社會、經濟和地球福祉和為培養、創新和實施可持續解決方案做出的巨大貢獻。
獎項則以三個不同的類別發放,分別為實施領導力獎、杰出研發獎、可持續發展杰出貢獻獎章。
諾貝爾可持續發展領導力實施獎則是為了表彰那些展現出卓越領導力的個人或組織,他們采取審慎的方法加速了全球對可持續性的采納,并為將可持續解決方案引入市場或在社會各界推動新的可持續性思維做出了杰出貢獻。
可持續發展杰出研發獎旨在表彰那些在研究活動中展現出創新性和技術影響力的工作,這些工作應不僅為實際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還應開辟新商業機遇。
而可持續發展杰出貢獻獎章每年將授予那些在促進重要發展或為社區實施可持續解決方案方面做出顯著貢獻的個人或機構。
這三類獎項其實強調了促進可持續性項目的不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