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生態保護“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 繼續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建設 打造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制度成果的轉化載體
近日,環境保護部印發《全國生態保護“十三五”規劃綱要》。綱要明確,“十三五”期間,要把生態文明示范建設作為生態保護的主要載體,完善生態文明示范建設體系,并全面對接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標準,打造成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制度成果的轉化載體。
綱要總結了“十二五”期間基本形勢,生態文明示范建設帶動效應明顯。全國16個省份開展了生態省建設,92個市、縣(區)獲得國家生態建設示范區命名,126個地區開展了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工作,示范帶動效果明顯。編制了《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目標體系》,積極推動生態示范建設提檔升級,制定了《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管理規程(試行)》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市指標(試行)》。組織開展首屆中國生態文明獎的評選,建立獎勵機制,帶動社會共建。
綱要指出基本原則,要把生態文明示范建設作為生態保護的主要載體。積極參與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推動體制機制向有利于統一監管的方向改變。發揮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環境保護模范城創建工作的平臺作用,有機融合生態保護的主要任務和重點工作,創新保護模式,提高示范效應,激發保護活力。
綱要提出“十三五”期間具體工作目標,要推動60~100 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一批環境保護模范城創建。
綱要明確“十三五”期間生態文明示范建設的主要任務是完善生態文明示范建設體系。
一是要創建一批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環境保護模范城。深入實施生態省戰略,以市、縣為重點,分類指導,梯次推進,廣泛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提高示范區建設的規范化和制度化水平,到2020 年,創建60-100 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修訂《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創建與管理工作辦法》和《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考核指標》,加強創建計劃性和區域平衡性,強化分級管理和過程監管,加快審議命名2016 年前通過考核驗收的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環境保護模范城創建要加強統籌整合,并全面對接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標準,打造成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制度成果的轉化載體。
二是要持續提升生態文明示范建設水平。編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環保模范城創建指南,指導各地生態文明建設實踐。加強創建與環保重點工作的協調聯動,改革完善創建評估驗收機制。強化后續監督與管理,開展成效評估和經驗總結,宣傳推廣現有的可復制、可借鑒的創建模式。充實專家隊伍,建立專家委員會。繼續開展中國生態文明獎評選表彰,充分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廣泛凝聚全社會力量。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理論及實踐研究,協助推動建立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機制。
(編輯整理自《全國生態保護“十三五”規劃綱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