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年會特別報道】省會擔當,濟南的發展有多快?
發表時間:2023-10-27
來源:《中國生態文明》雜志2023年第5期
擔起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的歷史使命,肩負山東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省會擔當,濟南的發展機遇千載難逢。
成為繼雄安新區之后全國第二個擁有起步區的城市,入選國家低碳城市、氣候適應型城市、碳監測評估城市三個國家試點,建設全國首個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成為全國“無廢城市”建設的典型,濟南
迸發出綠色低碳發展的蓬勃活力。
先行區建設,省會怎么擔當?
“十四五”以來,能耗強度累計下降14.1%,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較“十三五”末增長1.4個百分點,清潔能源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達20%;全市“四新”經濟占比達39%,數字經濟占比達47%,入選全國首批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綜合試點城市,高新技術產業占比達56%,先進制造業占制造業比重達60%。以顯著降低的能耗強度支撐經濟發展,濟南高質量發展的綠色更濃、成色更足、底色更實
入選住建部首批全國創建“新城建”產業與應用示范基地城市,實現商業航天“通信、導航、遙感”三大領域全面布局,建成國內首個規模最大的、可實現自我中和的零碳服務區,發放全國首筆碳排放披露支持貸款,上線山東首個碳普惠平臺。大膽先行先試,在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中當引領、作示范

零排放電廠
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怎么起勢?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中唯一支持設立的實體性新區,是國家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的先行者、先試者和排頭兵
《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明確將建設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列入其中。濟南成為繼雄安新區之后,全國第二個擁有起步區的城市
山東省委、省政府和濟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頂格建立省市一體推進機制,高水平規劃、高標準設計、高起點建設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舉全省之力打造“鑲嵌在黃河流域的最具現代化特征的璀璨明珠”

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風貌
中央商務區,怎么讓寸土生寸金?
2022年成功入選“中國商務區綜合競爭力20強”,位列第13位;今年獲評“中國投資環境質量十佳產業園區”“中國樓宇經濟標桿商務區”,躋身全國一流中央商務區行列
8年時間,從無到有,一座聚焦金融產業和總部經濟的現代之城,已然成為濟南的一張金色名片
這就是濟南中央商務區,是全國首個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的核心承載區,是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的核心區域,是濟南市委、市政府舉全市之力打造的區域性經濟中心和金融中心

中央商務區風貌
“無廢城市”建設,怎么成為全國典型?
在生態環境部組織召開的2023年“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推進會上,濟南市作為6個典型城市之一,交流分享了建設經驗
自2022年4月入選國家 “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以來,濟南積極探索城市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處置新路徑,完善制度、技術、市場、監管四大體系,全市整體建設工作邁出堅實步伐,取得階段性成效。2022年,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強度和危險廢物產生強度(噸/萬元)兩項關鍵指標均較2020年實現兩位數降幅,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穩定在36%以上,主要農業廢棄物利用回收率在90%以上
創新驅動,怎么給出大手筆?
共建中科院濟南科創城,已有15家“中科系”科研機構落地濟南
簽約齊魯科學城科創母基金,規模為62億元,推動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項目落地
成立“大氣霾化學”基礎科學中心,這是目前我國環境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基礎科學中心
開工建設“大氣環境模擬系統”,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功能最全的大氣環境模擬平臺
量身定制“濟南雙碳模擬器”,這是支撐濟南“雙碳”管理的大型模型和數字化軟件平臺

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
濟南建造,怎么落實“雙碳”戰略?
2023年以來,濟南市錨定“實干擔當促進發展”目標任務,把綠色建筑發展作為住建領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徑和建筑業轉型升級的有力抓手,加快推進建筑業產業化發展,大力推廣綠色建造方式,以創新驅動引領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讓城市加速“綠”動

山鋼集團,怎么成為綠色發展標桿?
作為山東省鋼鐵產業鏈“鏈主”企業和黃河流域九省最大的鋼鐵企業,連續五年躋身中國鋼企綜合競爭力排名A+(競爭力極強)行列,兩個鋼鐵基地全部成為國家級綠色工廠和中國鋼鐵工業清潔生產環境友好企業,鋼鐵主業全部工序均達到超低排放標準,權屬公司環境信用評價全部為綠牌,綠色低碳發展績效走在了全國鋼鐵企業前列
山鋼集團被評為“全國環境責任企業”,萊蕪分公司、日照公司榮獲“中國鋼鐵行業綠色發展標桿企業”大獎

山鋼日照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