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園區:致力綠色發展 打造生態新城
發表時間:2015-01-23
來源:承接產業轉移集中示范園區
冬日的皖西大地,風景如畫,萬物待發;新春的市集中示范園區熱力奔涌,活力四射。2014年,市集中示范園區提出了“1155”工程,建設10大產業園、10大基礎設施、5個綜合開發、50億元的資金保障,力爭實現園區出形象、見成效。
一年來,該園區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以招商引資為重點,以優質服務為保障,引進培育高新技術產業,推動了園區經濟平穩快速發展,園區正以強勁的發展勢頭和增長后勁,在皖西大地書寫“綠色發展、加快發展”的精彩篇章。
高起點、高標準 優化平臺建設
百舸爭流萬卷浪,一路風塵甘甜來。2014年,園區經濟保持平穩增長,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和諧園區成效顯著。
2014年該園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92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26.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穩中有升,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5億元,其中工業投資25億元。財政收支平穩運行,目前園區實現財政稅收收入2.52億元,同比上升108%,土地收入為3.2億元。
為增強平臺建設,園區以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規格管理, 進一步優化園區發展環境。今年園區投資45億元,完善建設配套基礎。
目前,園區80平方公里四縱三橫骨干路網全面形成,核心區路網、強弱電、供氣、配套全部到位,建設框架全面拉開,發展格局豁然開朗,東部新城雛形進一步明晰。
大集團、大項目 招商引資增量提質
為推動招商引資工作更好發展,園區以主導產業招商,行業龍頭招商,走進大集團、招引大項目、實現大發展為目標。招商引資碩果累累、亮點頻現,一大批強龍頭、調結構、增后勁的大項目、好項目相繼落戶。
2014年,園區實現協議引資212.92億元,實際到位資金45.76億元,新簽約個項目48個,億元以上項目有34個,如投資50億元的新加坡創意生態工業園項目;投資40億元的聯勝產業公園項目;投資25億元的應流集團中國核能裝備制造基地項目;投資20億元的云母深加工項目;投資20億元的中交第三航務工程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資10億元的安徽中創信測科技產業園項目。
早簽約、早落地 重點項目有序推進
為讓項目早日實行建設投產,園區圍繞戰略發展規劃,加強項目對接,堅持有信息項目早簽約,簽約項目早落地,落地項目早開工,開工項目早建成,實行項目建設“四個一”工作機制,責任到人,對接聯系服務。
目前,一大批大項目已建成投產,如投資50億元,占地3000畝的悠然藍溪項目進展迅速,現一期已開業,運營良好;上市公司康盛管業投資10億元、占地513畝的康盛新材料產業園,一期蒸發器、冷凝器項目已經投產,新能源電動轎車已下線;百盛東金城、紅達環球廣場、皖西輕紡商貿城等已部分建成;中創信測產業園和新加坡創意生態工業園已經奠基動工,六安大學科技園揭牌運行。
多渠道、多形式 融資投入活力彰顯
園區堅持多渠道、多形式籌集資金,全力化解建設資金瓶頸,為園區快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目前,園區成功申報“14六安新城債”,正根據省發改委要求完善相關手續;全年完成融資到位資金6億元,其中建行到位融資1.55億元,徽商銀行到位融資1.5億元,中國銀行到位融資0.85億元,國元信托到位融資1億元,江蘇金融租賃到位融資0.8億元,農商行到位融資0.3億元,有力地支撐園區各項建設項目的有序開展。
強基建、謀規范 征遷安置規范高效
為打造良好的園區環境,滿足基礎設施建設和招商引資項目用地需求,2014年該園區在環境治理、安置房建設、教育基建等重點工程征地工作中繼續加大力度。
順利開展了312國道綠化長廊、棗園安置區三期、前進路、毛坦廠中學東部新城分校、中創信測、大學科技園、污水處理廠及三東北路舊城改造等10個重點工程征地工作。
全年共征地3500多畝,拆遷21萬平方米,同時園區高度重視征遷安置工作,專門成立了安置房建設管理辦公室,對安置房源的組織、安置房的選房到安置小區的建設、直至安置房的結算交房以及后期安置小區的日常管理和維護,形成一整套成熟的操作流程。
今年以來,共組織了翰林雅苑小區756套住宅和271戶商戶和棗園小區一二期688套住宅和32戶商戶的交房入住。
展望2015
“三年大變樣”關鍵年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2015年是市集中示范園區“三年大變樣”的關鍵之年,園區將繼續在平臺建設、招商引資、項目建設、融資投入等方面下功夫,開創園區發展新局面,實現園區經濟騰飛。
2015年,該園區將致力抓好平臺建設,提高承接能力。加大配套設施建設。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主導,計劃完成投資30.69億元,新建道路17條,續建道路39公里,完成安置房、保障房建設20萬平方米,切實增強項目承載能力和配套服務功能。
傾力抓好招商引資,增強發展后勁。圍繞發展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術、現代服務五大支柱產業,突出產業鏈招商和產業集群招商,力爭全年引進10億元以上項目1個以上;5至10億元項目3個以上;億元以上項目40個。
強力推進項目建設,打造產業新城。全力提升“一園多區”發展水平,做到園區建設與項目入園齊頭并進;加快推進東部新城核心區整體風貌提升改造工程項目;確保新竣工投產項目不少于20個,新開工項目不少于15個,固定資產投資達到50億元。
美好的畫卷已經展現,璀璨的愿景催人奮進。春時,春景,春意濃,新的一年充滿無限希望,已經邁上征程的市集中示范園區,在打造產業新城、生態新城、示范新城的大路上迅跑騰飛風帆高揚、綠韻飛翔。
一年來,該園區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以招商引資為重點,以優質服務為保障,引進培育高新技術產業,推動了園區經濟平穩快速發展,園區正以強勁的發展勢頭和增長后勁,在皖西大地書寫“綠色發展、加快發展”的精彩篇章。
高起點、高標準 優化平臺建設
百舸爭流萬卷浪,一路風塵甘甜來。2014年,園區經濟保持平穩增長,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和諧園區成效顯著。
2014年該園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92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26.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穩中有升,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5億元,其中工業投資25億元。財政收支平穩運行,目前園區實現財政稅收收入2.52億元,同比上升108%,土地收入為3.2億元。
為增強平臺建設,園區以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規格管理, 進一步優化園區發展環境。今年園區投資45億元,完善建設配套基礎。
目前,園區80平方公里四縱三橫骨干路網全面形成,核心區路網、強弱電、供氣、配套全部到位,建設框架全面拉開,發展格局豁然開朗,東部新城雛形進一步明晰。
大集團、大項目 招商引資增量提質
為推動招商引資工作更好發展,園區以主導產業招商,行業龍頭招商,走進大集團、招引大項目、實現大發展為目標。招商引資碩果累累、亮點頻現,一大批強龍頭、調結構、增后勁的大項目、好項目相繼落戶。
2014年,園區實現協議引資212.92億元,實際到位資金45.76億元,新簽約個項目48個,億元以上項目有34個,如投資50億元的新加坡創意生態工業園項目;投資40億元的聯勝產業公園項目;投資25億元的應流集團中國核能裝備制造基地項目;投資20億元的云母深加工項目;投資20億元的中交第三航務工程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資10億元的安徽中創信測科技產業園項目。
早簽約、早落地 重點項目有序推進
為讓項目早日實行建設投產,園區圍繞戰略發展規劃,加強項目對接,堅持有信息項目早簽約,簽約項目早落地,落地項目早開工,開工項目早建成,實行項目建設“四個一”工作機制,責任到人,對接聯系服務。
目前,一大批大項目已建成投產,如投資50億元,占地3000畝的悠然藍溪項目進展迅速,現一期已開業,運營良好;上市公司康盛管業投資10億元、占地513畝的康盛新材料產業園,一期蒸發器、冷凝器項目已經投產,新能源電動轎車已下線;百盛東金城、紅達環球廣場、皖西輕紡商貿城等已部分建成;中創信測產業園和新加坡創意生態工業園已經奠基動工,六安大學科技園揭牌運行。
多渠道、多形式 融資投入活力彰顯
園區堅持多渠道、多形式籌集資金,全力化解建設資金瓶頸,為園區快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目前,園區成功申報“14六安新城債”,正根據省發改委要求完善相關手續;全年完成融資到位資金6億元,其中建行到位融資1.55億元,徽商銀行到位融資1.5億元,中國銀行到位融資0.85億元,國元信托到位融資1億元,江蘇金融租賃到位融資0.8億元,農商行到位融資0.3億元,有力地支撐園區各項建設項目的有序開展。
強基建、謀規范 征遷安置規范高效
為打造良好的園區環境,滿足基礎設施建設和招商引資項目用地需求,2014年該園區在環境治理、安置房建設、教育基建等重點工程征地工作中繼續加大力度。
順利開展了312國道綠化長廊、棗園安置區三期、前進路、毛坦廠中學東部新城分校、中創信測、大學科技園、污水處理廠及三東北路舊城改造等10個重點工程征地工作。
全年共征地3500多畝,拆遷21萬平方米,同時園區高度重視征遷安置工作,專門成立了安置房建設管理辦公室,對安置房源的組織、安置房的選房到安置小區的建設、直至安置房的結算交房以及后期安置小區的日常管理和維護,形成一整套成熟的操作流程。
今年以來,共組織了翰林雅苑小區756套住宅和271戶商戶和棗園小區一二期688套住宅和32戶商戶的交房入住。
展望2015
“三年大變樣”關鍵年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2015年是市集中示范園區“三年大變樣”的關鍵之年,園區將繼續在平臺建設、招商引資、項目建設、融資投入等方面下功夫,開創園區發展新局面,實現園區經濟騰飛。
2015年,該園區將致力抓好平臺建設,提高承接能力。加大配套設施建設。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主導,計劃完成投資30.69億元,新建道路17條,續建道路39公里,完成安置房、保障房建設20萬平方米,切實增強項目承載能力和配套服務功能。
傾力抓好招商引資,增強發展后勁。圍繞發展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術、現代服務五大支柱產業,突出產業鏈招商和產業集群招商,力爭全年引進10億元以上項目1個以上;5至10億元項目3個以上;億元以上項目40個。
強力推進項目建設,打造產業新城。全力提升“一園多區”發展水平,做到園區建設與項目入園齊頭并進;加快推進東部新城核心區整體風貌提升改造工程項目;確保新竣工投產項目不少于20個,新開工項目不少于15個,固定資產投資達到50億元。
美好的畫卷已經展現,璀璨的愿景催人奮進。春時,春景,春意濃,新的一年充滿無限希望,已經邁上征程的市集中示范園區,在打造產業新城、生態新城、示范新城的大路上迅跑騰飛風帆高揚、綠韻飛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