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與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工作由哪些部門落實?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部署,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國務院就《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重點工作提出部門分工意見,其中就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和加大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力度作出如下分工:
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完善主體功能區制度和生態補償機制,建立資源環境監測預警機制,開展健全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試點,出臺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編辦、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國家海洋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加大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力度,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別下降3%,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5)濃度明顯下降。(環境保護部牽頭,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一要加快解決燃煤污染問題。全面實施散煤綜合治理,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完成以電代煤、以氣代煤300萬戶以上,全部淘汰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燃煤小鍋爐。加大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力度,東中部地區要分別于今明兩年完成,西部地區于2020年完成。抓緊解決機制和技術問題,優先保障清潔能源發電上網,有效緩解棄水、棄風、棄光狀況。安全高效發展核電。加快秸稈綜合利用。(環境保護部、國家能源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農業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二要全面推進污染源治理。開展重點行業污染治理專項行動。對所有重點工業污染源實行24小時在線監控,確保監控質量。明確排放不達標企業最后達標時限,到期不達標的堅決依法關停。三要強化機動車尾氣治理。基本淘汰黃標車,加快淘汰老舊機動車,對高排放機動車進行專項整治,鼓勵使用清潔能源汽車。提高燃油品質,在重點區域加快推廣使用國六標準燃油。四要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加強對大氣污染的源解析和霧霾形成機理研究,提高應對的科學性和精準性。擴大重點區域聯防聯控范圍,強化預警和應急措施。安排專項資金,跨部門組織相關學科優秀科學家集中攻關,深入研究霧霾形成機理和治理問題。五要嚴格環境執法和督查問責。對偷排、造假的,必須依法懲治;對執法不力、姑息縱容的,必須嚴肅追究;對空氣質量惡化、應對不力的,必須嚴格問責。(環境保護部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監察部、財政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工商總局、質檢總局、中國氣象局、國家能源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加大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力度,強化水、土壤污染防治。今年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別下降2%。抓好重點流域、區域、海域水污染和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開展土壤污染詳查,分類制定實施治理措施。加強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倡導綠色生活方式,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綠色再制造和資源循環利用產業,使環境改善與經濟發展實現雙贏。(環境保護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水利部、農業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海洋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加大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力度,推進生態保護和建設。抓緊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啟動森林質量提升、長江經濟帶重大生態修復、第二批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工程試點,完成退耕還林還草1200萬畝以上,加強荒漠化、石漠化治理,積累更多生態財富,構筑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長城。(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國家海洋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整理自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