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無錫推出“太湖治理三年行動”方案
發表時間:2023-09-05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孫嘉隆 鄭莉
8月28日,江蘇省無錫市正式發布《推動太湖無錫水域水質根本性好轉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行動方案》包括1個總方案和9個子方案,堅持生活、工業、農業、湖體“四源”共治,對每個“源”都提出了明確的治理目標。

根據《行動方案》,到2025年,太湖北部湖區水質要達到Ⅲ類;全市國省考河流斷面要全部穩定達到Ⅲ類,重點斷面Ⅱ類比例力爭達到45%;滆湖宜興水域水質達到Ⅳ類,營養狀態力爭由中度富營養改善到輕度富營養;流域生態系統質量持續提升,水生態環境綜合評價指數要提升到“良好”。
同時,《行動方案》進一步提速增量擴面,統籌推進外源減量、內源減負、能力提升、生態修復、應急防控五方面重點工作,分成工業企業整治、入河排污口治理、農業農村面源污染防治等9個子方案,確保湖體主要污染物濃度逐年下降。

據了解,《行動方案》中每一個子方案都有明確的建設目標。例如,工業企業整治方面,到2024年要實現工業廢水與生活污水應分盡分;農業農村污染治理上,到2025年,化肥施用量要較2020年減少3.0%,農藥施用量較2020年削減2.5%,秸稈離田率達到20%,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100%;新一輪河道治理中,到2025年,全市共實施81項水系連通工程,完成158條重點河道、約2800萬立方米疏浚任務,全面消除黑臭水體和劣V類河道。?
相關專家介紹,太湖治理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工程,底泥是導致“藍藻之患”的重要因素,清淤撈藻是削減太湖內源污染的關鍵舉措。
太湖生態清淤子方案提出重點清除污染嚴重、釋放明顯、對太湖水質污染影響顯著的底泥,至2030年無錫市完成太湖生態清淤總量不少于3456萬立方米,其中今年完成量不少于350萬立方米,強化重點區域“近岸打撈+離岸控藻”能力建設,完善藍藻“擋、引、控、撈”體系,并積極探索淤泥資源化利用,推進湖濱生態(濕地)帶試點建設,有效解決淤泥出路。

“無錫的《行動方案》比省里的要求更高、內容更細,省里要求2024年底完成涉磷整治工作,而我市今年年底即將全面完成涉磷企業規范化整治任務。《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到2025年底,全市建成區100%建成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達標區,城鎮污水集中收集處理率達到100%’。”該市太湖辦相關負責人說。
(受訪者供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