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工作組”會議情況
發表時間:2024-05-11
來源:生態環境部
作者: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
5月8日至9日,中美“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工作組”會議在美國華盛頓特區召開。會議由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劉振民和美國總統國際氣候政策高級顧問約翰·波德斯塔共同主持,兩國相關官員參加會議。
會議回顧了中美元首舊金山會晤,圍繞《關于加強合作應對氣候危機的陽光之鄉聲明》確定的能源轉型、甲烷和其他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循環經濟和資源效率、毀林、低碳省/州和城市等領域開展深入討論,并就與推動《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九次締約方大會(COP29)在阿塞拜疆巴庫成功舉辦相關的多邊議題展開合作。雙方分享了各自氣候政策和行動的經驗與挑戰,旨在有效應對氣候危機及其影響。
回顧《巴黎協定》的溫控目標,重申兩國展示領導力的重要性,同時考慮到各國不同的國情和路徑,雙方對《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 28)全球盤點決定的號召表示歡迎,即各國按時提交全經濟范圍、包含所有溫室氣體并對標1.5攝氏度溫控目標的2035年國家自主貢獻(NDCs);雙方還表示愿意開展相關技術和政策交流。
回顧美國意在2035年實現100%清潔電力,以及中國意在“十五五”期間逐步減少煤炭消費,并通過包括加快可再生能源部署在內的最大努力加快此項工作,兩國有意加強在實現各自目標方面的技術和政策交流。
雙方計劃在COP29期間舉辦第二屆“甲烷和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峰會”。雙方承諾就部署減排技術、建立或完善各自MRV體系和標準推動開展雙邊合作和能力建設,以實現在21世紀20年代期間甲烷控排或減排的目標。雙方關注到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國際甲烷排放觀測站的甲烷警報與響應系統。雙方還將圍繞其他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包括工業領域氧化亞氮和對流層臭氧前體物質)的測量和減排方案開展技術合作和能力建設。
認識到發展循環經濟和提高資源效率對于應對氣候危機的重要性,雙方期望在循環經濟領域開展進一步技術交流,包括減少食品損失和浪費、紡織品、回收標準。
雙方期待中美地方氣候行動高級別活動于5月29日-30日在加州伯克利舉辦。
2020年代中美加強氣候行動工作組會議紀要
5月8日至9日,美國在華盛頓特區主辦了美中加強2020年代氣候行動工作組會議,會議由美國總統國際氣候政策高級顧問約翰·波德斯塔(John Podesta)和中國氣候變化問題特使劉振民共同主持,兩國相關官員參會。
深入討論回顧了兩國總統之間的舊金山峰會,并重點關注《陽光之鄉聲明》中確定的領域,包括能源轉型、甲烷和其他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循環經濟和資源效率、森林砍伐以及低碳和可持續的省/州和城市,以及與促進在巴庫成功舉辦 COP 29 相關的多邊問題進行合作, 阿塞拜疆。雙方就各自的氣候政策和行動交流了經驗和挑戰,以期對氣候危機及以后的氣候危機做出有意義的反應。
雙方回顧了《巴黎協定》的溫度目標,并重申了在考慮到不同國情和途徑的情況下展示其領導力的重要性,雙方歡迎COP28全球盤點決定中呼吁締約方按時提交2035年國家自主貢獻(“NDC”),這些貢獻是全經濟的,涵蓋所有溫室氣體,并與1.5攝氏度保持一致;雙方進一步表示有意進行相關的技術和政策交流。
兩國回顧了美國到2035年實現100%清潔能源的目標,以及中國在“十五”規劃中逐步減少煤炭消費并盡最大努力加快煤炭消費的意向,包括加快可再生能源的部署,兩國打算就實現各自目標加強技術和政策交流。
雙方擬在COP29期間舉辦第二屆“甲烷和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峰會”。雙方承諾促進雙邊合作,開展減排技術能力建設,制定和/或改進各自的MRV系統和標準,以期在2020年代實現甲烷排放的大幅控制和減排。雙方饒有興趣地注意到環境署國際甲烷排放觀測站的甲烷警報和反應系統。他們還將參與技術合作和能力建設,以測量和減少其他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包括工業氮2O和對流層臭氧前體。
雙方認識到發展循環經濟和提高資源效率在應對氣候危機方面的重要性,希望進一步開展循環經濟技術交流,包括減少糧食損失和浪費、紡織品和回收標準。
雙方期待5月29日至30日在加州伯克利舉行的中美地方氣候行動高級別會議(U.S.-China High-Level Event on Subnational Climate Ac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