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零碳小鎮提供綠色發展新思路
發表時間:2024-06-05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太原6月3日電(記者解園)位于黃河邊的山西省芮城縣莊上村曾經是一座傳統的北方村落,這里地處偏遠,村民大都是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中老年人。然而就是這樣一座村子,在去年于阿聯酋迪拜召開的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榮獲“能源轉型變革者”獎項。
低矮的平房、整潔的街道、零星的村民……莊上村看上去與黃土高原上其他普通農村并沒有太多區別。唯一不同的是,不少人家的屋頂和村子的空地上都裝著光伏板——這就是讓莊上村發生改變的原因之一。
數年前,南京國臣直流配電科技有限公司總裁陳文波回到老家莊上村打造技術示范試點,為27戶鄉親免費安裝了“光儲直柔”配電系統。這種技術讓村民實現了炊事、取暖和交通的全電氣化,成為首批“零碳”村民。
“‘光儲直柔’就是在老百姓的屋頂鋪上光伏板,實現直發直用,與電網之間形成柔性互動。從專業角度來講,‘光’是指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儲’是指分布式儲能,即通過磷酸鐵鋰電池存儲部分光伏電能;‘直’是指低壓直流配電系統;‘柔’是指柔性接入,以提高安全穩定性。”陳文波介紹。

雖然聽起來復雜,但技術革新并沒有給村民們的日常使用增添困難。以60多歲的村民張保民為例,照明燈、電視機、空調、電動三輪車都用上了光伏發的直流電,電動三輪車的電池還可以給電動割草機、充電式農用剪反向充電。
“過去我騎柴油三輪車去縣城來回40公里,油錢十幾元,現在換成電動三輪車,只要花兩塊多。”張保民說。
此外,光伏項目還盤活了村里閑置的屋頂資源。目前,全村有70余戶村民通過出租屋頂參與光伏發電,其租金收入平均每年每戶超過1200元。全村剩余的160多戶村民將于2027年加入這一系統。項目全容量并網后,每年可節省標煤800噸、節水770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450噸、減少煙塵排放量4.46噸。
陳文波介紹說,中國已形成較為完整的“光儲直柔”技術生態鏈。在城市中,已經有100多個項目案例落地;在農村,除了莊上村的項目,還有20多個相關項目正在洽談。
陳文波說,山西是煤炭依賴地區,“光儲直柔”技術在這里的成功實踐可為綠色發展帶來新思路,這項技術也能為能源轉型提供幫助。





